我中心主办首届冀北商路与中华商业文明学术研讨会

作者: 时间:2024-09-04 点击数:

7月23日,首届冀北商路与中华商业文明学术研讨会在河北沽源举办。河北经贸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田学斌研究员,北京大学社会经济史研究所所长、经济史学系主任周建波教授,中共沽源县委书记赵赞出席会议并致辞。河北经贸大学期刊编辑部主任、近代发票与商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武占江教授主持开幕式。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开大学、斯坦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西大学、深圳大学、辽宁大学、河南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参会并作主题报告。



田学斌受河北经贸大学党委书记刘兵的委托,对与会学者和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本次会议既是贯彻落实和积极践行河北省教育厅关于《省属骨干大学“1+N”对接京津等高校总体方案》的具体举措,也是从人类文明层面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契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他介绍了河北经贸大学近代发票与商业文化研究中心、《河北经贸大学学报》以及《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的特色和优势,希望能够搭建起学术交流平台,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交流合作,一起为推动冀北乃至整个华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周建波介绍了会议一年来的筹办历程,对学界专家、沽源县委县政府、学术媒体以及国外学者对会议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他概要介绍了《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的发展现状,也希望《学报》能秉承以往严谨的学术态度,推动办刊质量和办刊水平迈向新台阶。


赵赞从草原水城、蒙元文化、区位优势三个方面介绍沽源的特点。他指出,沽源生态环境宜人,自古就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汇地,地处首都大环线的重要节点,为发展文化旅游事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希望通过此次会议,促进沽源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


主题报告环节分别由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韩毅教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常明明教授、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孟伟和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周亚教授主持。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讲席教授叶坦作了题为《冀商之道与地域学脉》的报告。她从燕赵的商源与产业的繁荣、冀商之道的地域学脉探究、颜李学派的学说主张与冀商的经营实践三个方面对冀商研究进行深化与学理化,并从八个方面总结了颜李学派学说主张与冀商经营实践的特色。



北京大学社会经济史研究所所长、经济史学系主任周建波教授作了题为《呔商完成从传统商业到现代工商业的奋力一跃——以武百祥和孙秀三为中心》的报告。他考察武百祥和同记、孙秀三和益发合的经营特点,认为呔商能够夹缝中求生存、在东北创造商业传奇的根本原因是呔商的经营在被动和主动中,完成了向现代商业的转变。



河北师范大学原党委书记戴建兵教授分享了对张家口的思考,探究张家口成为国际化都市的原因,认为用国际化的眼光考量张家口的商业贸易,不仅会深化历史研究,也会对张家口的现代发展提供一定的支撑和帮助。


山西大学副校长郝平教授作了题为《清中后期山西票号合伙经营的多元模式及其影响》的报告,分析了山西票号三种不同的合伙经营模式的特色和差异,认为清代我国的商业合伙制已经演化到了相当精细的程度。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原副总编辑李红岩作了题为《关于中国古代商业资本的作用问题》的报告。他指出,现代人概括的中国精神较为缺少商业的维度,应站在“第二个结合”的角度进行总结。在此思想指导下,对古代的商业资本与重农抑商、儒家的商业观等课题进行再探讨,并进而指出中国古代商业资本具有有别于西方的东方特质。



清华大学历史系陈争平教授作了题为《近代铁路与京津冀商业转型》的报告。他从近代铁路建设角度分析铁路运输对京津冀长途贩运贸易的影响,提出了未来京津冀发展中铁路这一重要要素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许檀教授作了题为《清代中叶张家口的晋商及其经营活动》的报告,用三个碑刻资料考察清代中叶张家口晋商的经营活动,呈现当时张家口晋商的发展过程,从民间文献的角度认识清代张家口的商业活动。


河南大学社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建国教授和学生耿艺滔作了题为《清代直隶地区粮食贸易网络研究》的报告。他们梳理清代直隶地区粮食贸易网络的变迁过程、影响因素,以此展现清代直隶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河北经贸大学期刊编辑部主任、近代发票与商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武占江教授作了题为《超大规模市场与民族文化深度交融》的报告。他指出,自清代以来,在长城以北、内蒙古中部的广大地区,生产方式、语言文化与中原文化深度融合并固定下来,他分析导致这种转变的原因,认为民族、政治、意识形态是最为明显的原因,而背后深层次的原因是超大规模市场带来的经济一体化。


分会场报告环节分别由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晏雪莲、河北省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现云、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政协教科卫体和文化文史委主任刘凤敏、河北经贸大学近代发票与商业文化中心助理研究员米龙主持。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特聘教授孟伟作了题为《光绪九年前后出现在张家口的商业字号抄本考述——兼及民间文献整理研究的方法论》的报告,结合原始文献文书的整理与考述,兼及民间文献整理与研究的方法论探讨,展示张家口字号的情形和其商贸与金融及其市圈主体情况。


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石磊(Matt Lowenstein)研究员作了题为《Rotating savings and credit associations ROSCAs in prewar China》的报告,研究十八到二十世纪清末民国时期山西的轮转储蓄和信贷协会,认为在支持工业化前的经济活动中,轮转储蓄和信贷协会和公共财政发挥了重要作用。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周亚教授作了题为《金融与地理:山西票号分号的开设与收撤问题研究》的报告,以协同庆票号为例,展示其经营布局和内外平衡维持,认为一旦票号内外两个金融圈中的一个被打破,轻则收撤分号,重则会直接倒闭。


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康金莉教授作了题为《华北财团与冀北商路区域经济近代转型》的报告,她指出,华北财团依恃其雄厚的资本实力与超市场经营优势,成为冀北地区新式资本主义发展的中坚力量,对于冀北商路沿线地区经济近代转型起到关键作用。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晏雪莲作了题为《艰难图存:民初山西旅蒙商在张家口的经营实态》的报告,以《民国六年兴隆魁口外生意信稿》记载的民国六年旅蒙商号兴隆魁的经营实态,窥探旅蒙商在民初蒙地乱局中艰难图存的苦心经营,展现传统商业机制的顽强韧性。


黑龙江大学副教授高龙彬作了题为《冀北商路视域下“同记”文书的收集、整理与研究》的报告,报告认为,对呔商的资料搜集、研究方式、外文材料的搜集等方面提出了有益的探讨。


黑龙江省社科院副教授杨昕沫、河北经贸大学近代发票与商业文化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王双喜共同作了题为《哈尔滨近代化进程中的呔商群体》的报告,报告指出,在哈尔滨近代化进程中,来自冀东地区的呔商为哈尔滨民族商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哈尔滨近代商业、文化等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河北省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现云作了题为《从清代中俄贸易兴衰演变浅析冀北商路在对外贸易中的价值地位——以河北张家口为例》的报告,他指出,终清一代,中俄贸易经历了地方边境贸易、官方商队贸易、口岸贸易和陆路贸易四个阶段,他剖析冀北商路在其兴衰演变中独特的价值所在,从而为当今中俄贸易长足发展提供借鉴。


河北经贸大学近代发票与商业文化中心副研究员衣抚生作了题为《武百祥的经营之道补辩》的报告,对学界有关武百祥与同记的若干研究成果中的错误进行辨析。他认为武百祥在河北商业史、黑龙江商业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受到两地专家学者的重视,两地学者对武百祥的研究不免带有地域情感,一些溢美之词经过层累地渲染而被当成事实。对学界有关武百祥与同记的若干研究成果中的常见错误进行辨析,并根据老票据补充若干新内容。


河北经贸大学近代发票与商业文化中心助理研究员米龙作了题为《清末民初张家口标期制度研究》的报告,考察传统标期制度的产生、近代张家口标期的运行与特征,以及标期与金融市场的关系,这些对进一步了解晋商的商业贸易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河北大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张家口察哈尔文化研究会理事常忠义,以《近现代中国北方制革业态:以张家口为例》为题,介绍了20世纪中叶,张家口城区毛皮业的经营方式及其对张家口社会民众日常生活的影响。


河北唐山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乐亭县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和文化文史委员会主任刘凤敏作了题为《呔商的商业地位和历史影响——呔商与中国近代商业转型研究》的报告,认为呔商的发展历程不仅深刻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变迁的脉络,而且为我们理解、研究中国近代商业转型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实例。


此次会议也为青年学子提供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来自河北大学和山西大学的四位博士生,向与会专家汇报了自己的研究成果。


河北大学宋史中心博士池江作了题为《清代旅蒙商贸中的砖茶运输与货币化问题研究——以<同治朝兴隆魁来往书信稿>为中心》的报告,通过对旅蒙商商业文献的研究,考察旅蒙商的砖茶贩运活动,指出砖茶被运输到草原之后,除了作为一种重要的饮品外,还被充当为货币使用。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董亚飞作了题为《“标银兑花”:长城沿线的金融期货与复式簿记——道光十六年蔚州期货交易台账的发现、整理与考释》的报告,从民间文献整理的角度,考察长城沿线的民间性的商贸活动的原始文献/文书——《标银兑花》记录的内容以及其呈现的特色,认为《标银兑花》是明清时期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在商贸经济和货币金融方面的典型文献。


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赵丽霞博士作了题为《资本扩张与财富增长:晚明前清时期的长城沿线古堡经济形态》的报告,对学术认识严重不足的晚明以来的长城沿线的古堡形态及其区域经济变革进行了深入研究。


河北大学宋史中心博士李昂作了题为《张库大道上的金融市场研究》的报告,指出,明清以来的张家口,根本上不缺少原始文献,恰恰相反,缺少的是对于张家口历史定位的认识和学术方法论。


会议同时举行沽源历史文化座谈会。座谈会由周建波教授和河北省沽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钟宏伟主持。钟宏伟和沽源县文化部门领导介绍了沽源的文化旅游资源、文物遗址、文旅产业发展等资源禀赋以及目前发展面临的困境。与会专家学者根据沽源的资源优势与发展困境展开讨论,从文旅融合、发展长城文化、扩大宣传、找准定位等方面,为推动沽源文旅事业发展建言献策。


闭幕式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常明明教授主持


河北大学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所兼职研究员、张家口察哈尔文化研究会理事常忠义先生作为特邀嘉宾对会议进行了评述,并介绍了张家口商业史的研究情况。


深圳大学乔彦军副教授、山西大学晏雪莲副教授分别代表分会场做了学术汇报。


小组总结结束后,北京大学周建波教授对整场会议做学术总结,他分析了每位专家学者研究的内容和特色,也期待冀北商路与中华商业文明的研究更加深入。


河北经贸大学武占江教授向与会专家致辞,他表示,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从研究资料、研究方法等角度为冀商、晋商、呔商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观点,也将为冀北商路的研究提供新的启发,同时感谢了中共沽源县委、沽源县人民政府对会议的大力支持。


本次会议由北京大学社会经济史研究所和河北经贸大学近代发票与商业文化研究中心主办,中共沽源县委、沽源县人民政府与河北经贸大学发票博物馆、河北经贸大学期刊编辑部、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发票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