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馆衣抚生博士出版专著《战国秦汉算术材料的跨学科研究》

作者: 时间:2022-07-05 点击数:

我馆衣抚生博士在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专著《战国秦汉算术材料的跨学科研究》(19.5万字)



自序

本书是在我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增加了工作三年来的若干思考与研究,删去了某些不成熟甚至是错误的内容而写作完成的。

本书的完成,首先要感谢我的博导彭卫老师,是他引领我进入数学史研究之门,奠定了我的学术旨趣和方向。

说来,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我初去社科院读博,心中一片茫然,不知要从何入手。去历史所找彭老师,他说:“你本科学数学,就做数学史吧。”我略查资料,就拒绝了。表面原因是郭书春、邹大海、彭浩、肖灿等诸位先生的数学史研究已经非常深入,我自认为很难有大的突破,不愿研究别人剩下的边角料,更深层的原因是:我觉得秦汉史研究的主流不在数学史。当今的秦汉史研究,新材料层出不穷,正是群雄逐鹿的大好时机。而我,想要逐鹿中原。

过了一段时间,还是没有思路,再去找彭老师。彭老师说:“我看,你还是做数学史吧。”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我静下心来,认真学习《九章算术》,研读出土算术文献,很快就乐在其中。对我来说,学习数学史是从吾所好。从初中一年级开始,我就喜欢数学;初三时的一次期末考试,全校师生只有我做出一道几何大题,老师们集体研读我的解题过程,一时风头无两;高中时,我以擅长数学闻名;大学本科期间,我经历过很多迷茫,让我自豪的是,只学了很短时间,我的计算数学就考了整个学院的最高分。这一次,我找到了久违的理想与激情。

衷心感谢彭老师。我曾引用孟子的话,来表达我的感激之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

我想用简短的文字,描述我在本书中的若干重要思考。

1)像清华简《算表》这样缺少说明的出土文献,我们该以什么原则,来推演其功能?如何确定我们的推演是准确的或者是可能的?这应该是研究《算表》之前,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我认为,有两种推演的思路。一种是尝试所有的可能性,从而得到最大的可能范围。另一种是用二重证据法,即将出土材料与同时代的知识和思维相结合,进行谨慎推演,从而得到最稳妥的可能范围。这两种思路各有利弊:前者过宽,缺少史学家所重视的证据,后者过窄,可能会忽略掉作为孤证的重要科技成果。因而,应该结合起来研究。先用二重证据法,以古人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进行推演,在缺少相关旁证的情况下,再尝试各种可能性。

在此思路下,我对《算表》得出了一些新的认识。

第一,研究者认为,《算表》“可能还用于开平方运算,但我们不能确定这一算表当时已被用于开方这样的复杂运算。”判断《算表》是否有开平方运算功能的依据是什么?仅仅是今人所认为的“复杂”与否吗?今人认为是“复杂”的算法,对古人来说,就一定是“复杂”的吗?其实,张家山汉简《算数书》中已经出现了复杂的开平方计算,那么《算表》应该可能实现同样功能。颇为奇妙的是:今天的数学计算追求绝对准确,所以研究者会觉得《算表》无法实现复杂的开平方计算,但古人所追求的首先是实用,而不是绝对准确。《算数书》计算整数开平方运算,是并不完全准确的近似方法。这样就导致研究者眼中的“复杂运算”,在古人的近似计算中却相当简单。

第二,研究者在进行分数乘法时,很自然地将假分数分为整数和分数两个部分,然后用分配率进行计算。这一在今人看来非常自然、非常简单的方法,在当时是否存在呢?答案可能是否定的。《算数书》《九章算术》中的分数乘法均只有一种计算方法:先将带整数的分数化为假分数,然后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即可得到结果。与研究者提供的简单方法并不一致。

今人眼中的复杂运算,在古人的算法中非常简单,今人眼中的简单运算,在古人那里找不到依据。这真是一个有趣的现象。

2)王国维先生在其名著《简牍检署考》中,对竹简形制有过经典论述。随着出土简牍的增多,学者们发现该论述与实物并不完全符合,因而出现了很多不同的解释。本书想要强调的是:王国维先生的论断是从制度规定的角度来说的,而这些新观点都来自实物观察。制度规定和实际情况可能会有一定的差距,如果我们能从制度规定的角度,直接找出反证来,说服力无疑会更强。《算数书》“程竹”算题恰恰就提供了这样的标准。该算题中的官方标准中有“尺六寸简”,不在王国维先生所列的简长之中,这就说明王国维先生的总结是有问题的。

3)前辈学者对古书的真伪和成书年代等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古书的成书往往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和复杂的过程。以往根据点滴的历史信息来判断古书成书年代的做法,基本上已经被废弃了。但这种做法在数学史学界,却一直被沿袭下来。这自然是有问题的。

试举一例:假设有一本算术书是战国时期齐国人写的,书中用的是齐国度量衡。秦王朝建立后,统一度量衡,书中旧有的齐国度量衡不能用了。请问:人们是废弃这本书,另编新书,还是仅仅将书中的度量衡改为秦朝度量衡,继续用?答案显然是后者。那么,数学史学界会认为这本书是什么时候的人写的?答案是秦朝人,因为其中显示了秦朝的历史信息。

我不满意这种根据点滴历史信息来判断成书年代的方法。在我看来,这些最具有时代特征的点滴历史信息,恰恰是最容易被修改的,因而其可靠性也就大打折扣。那么,要如何判断?我的思路是:第一,整体判断法,即从时代整体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来判断。第二,点滴历史信息也可以用,但最好是从那些不容易被修改的地方看。作为这种思路的运用,我研究了《孙子算经》的成书年代。

4《秦汉时期普通受教育者的数学水平》一文体现了我对数学史学界研究内容的反思。数学史学界的研究对象倾向于少数数学精英。实际上数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普通民众的数学水平和数学应用也应该是数学史的研究内容之一。

5《孔子“奉粟六万”小考》指出古今学者常犯的一个错误:人们都知道秦始皇统一度量衡是历史上的大事,但在研究先秦史时,却总是套用秦的度量衡。问题在于:秦始皇之前的度量衡是比较混乱的,并不统一,根本就不能如此套用。我以《史记》记载的孔子“奉粟六万”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我的结论不一定对,实际上,这一篇文章的价值在于提出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

6)《霍去病军“士有饥者”新论》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篇文章,有我对数学史研究内容的新思考。这篇文章看起来跟数学无关,实际上其核心恰恰是数学。《史记》记载,霍去病军中存在较为严重的粮食补给问题,而战士饥饿是霍去病不体恤士卒所致。我们可以考虑几个数学问题:霍去病是去行军打仗的,在这过程中,他和他的小圈子所浪费的粮食能占多少百分比?这个比例一定是很低的,所以将战士饥饿归结为个人原因,明显说不过去。汉武帝的两份诏书也可以证明,霍去病军中并未有严重的粮食补给问题。当然,需要汉武帝在诏书中强调,说明当时军中存在普遍的粮食供给问题,该问题是如何发生的?请看算术文献中的均输类算题

以上只是简略说明,我在每一章的开头,有对该章内容较为详细的总结,供读者迅速掌握其大意。

本书是我的数学史研究的阶段性总结。我并不认为我的结论都是正确的,但我自信研究方法、研究角度有一些创新。

路还很长,我要继续走下去。


战国秦汉算术材料的跨学科研究

绪论:研究综述

第一章 出土算术材料研究的方法论问题

  第一节 证据不足时如何确定功能:以清华简《算表》为例

  第二节 数学推演与数字复原:以《算数书》“大广”算题为例

第二章 出土算术材料具体问题研究

  第一节 从《算数书》看秦汉竹简的选材与制作

  第二节 《算数书》第120125简缀合札记

  第三节 张家山汉简《算数书》“挐脂”考

  第四节 岳麓秦简《数》文本研究二则

第三章 数学史研究

  第一节 《孙子算经》成书年代再考察

  第二节 秦汉时期普通受教育者的数学水平

第四章 先秦儒家数学研究

  第一节 《孟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第二节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的跨学科解读

  第三节 《荀子》的数学成就初探

第五章 数学史视域下的史学研究

  第一节 孔子“奉粟六万”小考

  第二节 霍去病军“士有饥者”新论

  第三节 秦汉之际重要数字辩证四则

  第四节 修订本《史记》中的纪日问题

  第五节 《汉书》诸表勘误札记

  第六节 《资治通鉴》勘误札记29

后记



  版权所有  河北经贸大学发票博物馆